中欧农业网 >> 猬菊

历经50年滇杂水稻走出去斑籽

2022-06-28

历经50年,滇杂水稻走出去

云南被视为栽培稻起源地之一,水稻也始终是全省主要的一种粮食作物。

玉溪市土壤肥料工作站的郭春平、玉溪市农科院的段永华等人,根据《云南统计年鉴》进行了研究,证实2012年全省129个县市区均有种植水稻,当年种植面积达72.23万公顷,产量为483.82万吨,分别占云南省粮食作物面积的16.35%,产量的26.47%,是全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。

面积逐年减少单产逐年提高

研究揭示,昆明、曲靖、昭通、丽江、楚雄、文山、大理、怒江、迪庆的水稻种植,具有产出效率的强绝对优势;保山、普洱、楚雄、红河、版纳、大理、德宏的水稻种植,则具有生产规模方面的强绝对优势;楚雄、版纳、大理、丽江、保山、普洱、文山和红河的水稻种植,在规模化程度和产出效率两方面,具有强绝对优势。

不过,2002年至2012年,云南全省水稻种植面积总体呈现逐年减少趋势,年均减少1.08万公顷,而单产则呈现逐年提高趋势,每公顷年均提高84.42公斤,总产量稳定在491.11万吨左右。

据云南省粮食局2014年7月向省人大常委会所作报告,云南稻米产业的发展,近年来受边贸粮冲击较大,由于边贸粮的价格远远低于境内粮食价格,越南、缅甸的廉价低端籼米,大量通过边贸涌入,影响云南省内种粮农民利益,而且造成地方储备轮换出来的稻谷无销售市场,粮食企业轮换困难亏损严重。另外,受制于耕地资源有限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、农业科技水平不高、种粮比较效益偏低等因素,我省粮食产能不高、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,全省粮食产消缺口逐渐扩大。

滇杂粳稻亩产1108公斤创纪录

值得一提的是,云南在滇型杂交水稻的研究发展中,作出过较大贡献。现年80岁的云南农业大学教授李铮友,更被誉为滇型杂交水稻创始人。

1965年,李铮友在保山发现水稻雄性不育株,1969年育成我国第一个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。1973年,我省成功实现杂交粳稻“三系”(不育系、保持系和恢复系)配套,1994年,滇型杂交粳稻品种创亩产1108.55公斤高产纪录。

据《云南日报》报道,滇型杂交水稻历经50年传承发展与创新,育成“滇榆1号”“滇杂31”“滇禾优34”等一批集优质、高产、抗病、适应性广等优点为一体的“滇杂”系列粳稻品种,为云南高原粮仓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。今年7月中旬,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、云南禾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选育的杂交粳稻“滇禾优34”,在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勐遮镇曼根村的现场测产中,达到了亩产762.6公斤的高产水平。2013~2015年,这一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61.4万亩,包含贵州、湖南等省份。

在贵州省惠水、龙里、贵定、黔西等地的测产验收中,“滇杂31”平均亩产稻谷561.5公斤,比对照品种平均亩增稻谷251.5公斤,增产81.2%,实现了“种三产五”的重大跨越。“滇杂31”被列为贵州省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。

目前,“滇杂”已在云南、贵州、四川、湖南的粳稻区推广种植。

YES-1000压力机厂家

离合器扭转疲劳检测设备

冲击试验机

胶粘剂拉力机

单臂式塔型压缩弹簧压力机

微机弹簧试验机厂家

友情链接